GB 30616-2020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香精》亮點解讀
發(fā)布日期2020-10-21 瀏覽 219947 次
10月13日,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員會、國家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聯(lián)合發(fā)布了42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,其中包括了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香精》(GB 30616-2020,以下簡稱2020版)。我們將2020版與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香精》(GB 30616-2014,以下簡稱2014版)進行了比對,并對2020版中的亮點進行了歸納和解讀。供大家參考。
亮點一:修訂食品用香精、液體香精、乳化香精的定義
2020版修訂了"食品用香精"定義,明確不包括增味劑。
修訂了兩個液體香精和乳化香精的定義:液體香精為以液體形態(tài)出現(xiàn)的各類香精;乳化香精為以乳濁液形態(tài)出現(xiàn)的各類香精。
亮點二:修訂了原料要求和理化檢測方法
(1) 原料要求
在附錄A部分新增食品用熱加工香味料的原料和工藝要求;
(2)理化檢測
2020版砷的指標仍然是≤3mg/kg,但修訂了需要檢測無機砷的情況。2014版要求"對含有來自海產(chǎn)品成分的食品用香精只測定無機砷含量,無機砷含量應(yīng)≤1.5 mg/kg",2020版中明確"當(dāng)砷的含量大于此值時,再測定無機砷含量,無機砷含量應(yīng)≤1.5 mg/kg"。
另外,修改了香味、水分、過氧化值、粒度、千倍稀釋液穩(wěn)定性、重金屬含量、砷含量的檢驗方法。其中,水分的檢驗明確已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5009.3-2016中第三法為仲裁法;新增粒度檢測方法粒度分析儀法,與生物顯微鏡法(仲裁法)可以選其一使用。新增理化檢測相關(guān)的試劑和水的要求。
亮點三:修訂了食品用香精的標簽要求
2020版規(guī)定"按照GB 29924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標識通則》進行標示,凡因含有食品用熱加工香味料而無法檢測相對密度和折光指數(shù)的液體香精,其產(chǎn)品標簽上應(yīng)標示本產(chǎn)品含有食品用熱加工香味料"。與2014版相比,將"含有食品用熱加工香料的的產(chǎn)品"限制為"液體香精";將在配料表中標示"食品用熱加工香味料"修改為"標簽應(yīng)標示本產(chǎn)品含有食品用熱加工香味料"。
此外,不再要求"含有來自海產(chǎn)品成分的食品用香精"在產(chǎn)品標簽上注明"本產(chǎn)品含有海產(chǎn)品成分"。
亮點四:輔料增加了3種,其他輔料刪減了7種
食品用香精中允許使用的輔料名單中增加了三種輔料:三乙酸甘油酯、檸檬酸三乙酯和異丙醇。
食品用香精中允許使用的其他輔料名單中刪除了7種其他輔料:甜菜紅、高粱紅、柑橘黃、天然胡蘿卜素、木糖醇、羅漢果甜苷、赤蘚糖醇
亮點五:CNS編碼、INS編碼的修訂
增加了明膠、DL蘋果酸、DL-蘋果酸鈉、迷迭香提取物、植酸的INS編碼;增加了DL蘋果酸、羥基苯甲酸酯類及其鈉鹽、DL酒石酸的CNS編碼;修改了硬脂酸鉀 硬脂酸鈣 硬脂酸鎂的INS編碼。
要注意的是,對于CNS編碼和INS編碼:與GB 2760-2014相比,GB 30616-2020增加了迷迭香提取物、DL-蘋果酸、植酸的INS編碼,修訂了硬脂酸鉀 硬脂酸鈣 硬脂酸鎂、DL-蘋果酸鈉的CNS編碼,其他的是同步了GB 2760的規(guī)定。